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包括产蛋高峰前期、高峰期和高峰后期三个阶段。部分养殖场或养殖户往往很注重高峰前期和高峰期的饲养管理,但产蛋高峰过后往往疏于管理,使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容易导致鸡群的产蛋率下降、死鸡增多等问题,从而影响生产指标和经济效益。
为了使鸡群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生产效益,必须纠正传统饲养管理观念,加强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避免产蛋周期的过早结束。
一、蛋鸡产蛋后期存在的问题 当鸡群的产蛋率由高峰降至85%以下时,就转入产蛋后期的管理阶段。产蛋后期鸡群的生产性能特点如下: 1、产蛋率逐渐下降 产蛋后期蛋鸡生理机能逐渐衰退,产蛋量逐步下降,但采食量增加,鸡群产蛋所需营养逐渐减少,多余的营养有可能变成脂肪使鸡体增肥。 2、蛋壳质量变差 鸡体趋于老龄化,对养分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蛋壳强度降低,蛋壳逐渐变薄,破损率逐渐增加,若不及时调整配方则蛋壳质量下降明显。 3、蛋重变大 蛋重随日龄的增加逐渐变大,蛋形相应增大,容易对鸡群造成机械性损伤,若不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则容易造成鸡只脱肛,进而因啄肛引发死淘增加。 4、疾病抵抗力下降 一般产蛋后期不再进行免疫,但是产蛋后期抗体水平处于逐渐下降阶段,对疾病的抵抗力也逐渐下降。 5、癞鸡增多 产蛋后期,癞鸡大量出现,多为体重明显减轻,体质较差,不易恢复产蛋机能,产蛋期结束。
二、解决对策 1、适当限制饲喂,降低消耗 产蛋后期管理关键环节是实行限制饲喂,防止母鸡过肥而影响产蛋性能发挥,确保后期产蛋持续良好。这一阶段,产蛋率下降明显,可考虑适当调整日粮配方,这样既可避免饲料浪费,降低饲料成本,也可保持鸡体较小的体增重,使机体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以确保后期产蛋下降平缓,产蛋率提高。 冬季气温低,随着温度的下降,饲料消耗也会明显增多,因此在冬季限饲时,可以通过调整鸡舍温度来降低采食量。在满足鸡群最小通风量的基础上,适当的提高鸡舍温度,可使用间歇式通风方式,在保证鸡舍的换气量和温度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鸡舍的温度,降低鸡群的采食量。 2、分季节调整饲料营养 产蛋鸡日粮特别是产蛋鸡后期,日粮营养应根据季节不同而变化。夏季气温高时,应适当减少能量饲料,增加蛋白质饲料,同时补充维生素C和碳酸氢钠。冬季气温低,鸡体热量消耗大,维持体温需要的能量增多,为了满足鸡体自身消耗和产蛋需要,需要适当增加饲料中能量含量,提高饲料的代谢能水平。 3、适当补充饲料中钙和维生素D3的含量 产蛋高峰过后,随着产蛋率的下降,能量蛋白质水平可适当下调,但随着蛋重的增加,鸡体对钙的需要量增加;而且随着鸡只日龄的增大,对钙的吸收利用能力降低,所以此阶段钙水平应适当提高,同时添加维生素D3能促进钙磷的吸收。 4、定期称重 称重的目的是节约饲料,防止鸡过肥使产蛋率下降过快。部分养殖户往往注重育雏育成乃至高峰阶段的称重,而忽视产蛋后期的鸡群称重。其实,此阶段的体重变化,对降低日耗、减少死淘和维持产蛋平稳下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产蛋后期的鸡群称重,不必每周进行,可相隔半月或者一月进行。根据数字变化,结合产蛋曲线,可以考虑日粮中相关营养的调整。 5、疫病预防和环境控制相结合 产蛋后期由于鸡舍长期使用,粪便比较集中,产生有害气体浓度高,空气质量差,各种细菌病毒滋生,容易引发大群的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饲料保存不当,易引发某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或因为管理不善致使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这阶段应做好鸡舍的环境卫生和带鸡消毒工作,以增强鸡群对疾病的抵抗力。 消毒剂要选用广谱、高效、无毒、无副作用且粘附性大的药物;要选择两种以上不同的不同剂型的消毒药交叉轮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冬季要选在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消毒,正常情况下每周消毒一次,如舍内温度较低、尘埃较多时每周可消毒2~3次,同时药物浓度可降低10~20%。 产蛋后期也可能因免疫时间过久、抗体水平下降而引发传染病,因此必须根据抗体水平的变化适时补免,保证机体抗体水平均匀有效。 6、及时淘汰低产鸡、 寡产鸡 处于产蛋后期的鸡群经过一段紧张的产蛋阶段后,生理上不能满足平均每日蛋重的支出,在产蛋下降的同时,容易发生猝死综合征及腹水综合征而导致死淘增加。这时,要及时调整鸡群的均匀度、淘汰无饲养价值的低产鸡,以提高产蛋率,降低养殖成本。 总之,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不可麻痹大意,而应该更加精细, 做到精益求精,确保实现利润最大化。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