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报道,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它与海面水温持续高于常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一样,被认为是有可能导致全球异常气候的重要原因。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这将是连续第二年在南美的夏季大豆生长季节出现减产天气事件。因拉尼娜现象发生后会在南美农作物产区发生干旱,这会影响南美作物的产量。
A 发生拉尼娜现象的年份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厄尔尼诺平均每四年一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一般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2—3年。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一般情况下,在极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转向拉尼娜现象的概率较大。在前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后,分别形成了两次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现象。
1988—1989年、1998—2001年、2007—2008年、2010—2012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2016年、2017年发生了弱拉尼娜现象,中国1998年洪灾、2008年雪灾、2011年冷冬都跟拉尼娜现象相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B 本次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发布的报告显示,拉尼娜现象已经发生,持续到明年2月的概率为95%。按照各种气象模型的预估情况,本次拉尼娜现象持续时间较短,一共4个月,而且峰值并不强劲,属于典型的弱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一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区有异常多的降水量,另外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区异常寒冷。拉尼娜现象会给秘鲁和智利的沿海地区、巴西南部以及阿根廷带来严重干旱,但却给巴西北部带来更多的降水。在安第斯山脉的中部,降水量会更多于平常,给当地带来洪灾。
从季节性来看,拉尼娜现象在冬季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澳大利亚东部带来更多降水。对于西亚和近东地区而言,拉尼娜现象在冬季带来干旱。另外,拉尼娜现象会为东非地区带来干旱,但为南非地区带来更多降水。
拉尼娜的影响与厄尔尼诺相反,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容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我国中东部冬季气温会较平常要低,而东北地区北部和南部、华北中北部、长江中下游中西部和华南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但东北地区中西部、华北西南部、黄淮大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江南东部、华南北部等地降水偏多。
C 往年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11月到次年的5月是南美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生长和收获期,在此期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容易给巴西南部以及阿根廷带来严重干旱,可能会影响南美地区作物的生长。本次弱拉尼娜现象发生在11月到明年2月,主要发生在南半球农作物的生长期,需要关注其对南美大豆、玉米、棉花、甘蔗等作物的影响。
从1980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来看,全球共发生了13次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一般持续几个月时间,只有1998年7月发生的拉尼娜现象持续到2001年5月,持续了近3年的时间。拉尼娜现象容易对大豆和玉米产量造成影响,比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减产更为严重。
统计数据显示,对于南美大豆和玉米,拉尼娜现象造成的影响很大,只要拉尼娜现象发生在南美作物的生长期,基本都会造成阿根廷大豆和玉米减产,而巴西大部分年份不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巴西咨询机构AgRural公司的报告显示,因产区降雨充足,截至10月底,巴西2021/2022年度大豆播种进度达到35.8%以上,这是有巴西大豆播种记录以来第二快的速度种植大豆,如此好的种植开局使得大豆产量前景良好,就算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出现干旱天气或可能影响大豆的鼓粒以及灌浆,但届时巴西大豆收割已经相继开展,干旱天气将会有利于巴西大豆的收割上市。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