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消息;近期美豆市场主要围绕两个主题交易:一是宏观,7月商品市场仍受宏观影响较深,美元加息周期下,多种商品表现出了同涨同跌的一致性。但经历了一个月的利空释放,到了7月底美联储75个基点加息预期落地以后,市场宏观情绪缓和,大宗商品价格整体触底反弹。二是基本面,基本面主要关注美豆的产区天气。最近2—3周产区天气的交易节奏变化较快,高温—降雨—高温轮流“控盘”,价格跟随天气变化大幅涨跌。这符合天气交易阶段的特征,多空双方各执一词,交易产量的不确定性。
前期干旱区域迎来及时雨,美豆周度优良率改善
从6月中旬开始公布优良率至今,美豆产区的天气形势总体一般,总有部分区域笼罩在高温少雨的阴影之下,但也未出现极度不利天气,单产预估没有大幅下调的动力。
7月中旬之前,高温带主要集中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偏南部的路易斯安那、阿肯色、密苏里、堪萨斯和偏东部的肯塔基、田纳西和北卡一带,叠加降雨不算充沛,所以7月中旬之前,这两个地带是市场关注的主要区域。而7月25—31日当周,一阵非常有利的降雨从东南沿海往内陆延伸,对前期的高温带都有覆盖,大大缓解这些区域干旱和高温的问题。所以7月最后一周美豆作物优良率回升,正是体现了天气变化带来的土壤条件改善。
而到了8月初,高温带从南部上行到了中和偏北部产区,除了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外,南达科他、爱荷华以及明尼苏达州等几个主产州也被高温覆盖,中心区域超过100华氏度,相当于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对作物生长明显不利。
从中期预报来看,8月中旬之前产区天气维持偏差预期,虽然高温带逐渐向西北转移,但没有充足降雨补充,大豆作物生长难免遭受风险,或造成行情不断反复,短期相对偏强。
但长期来看,通常8月中旬之后中主产区很难再有持续和广泛的高温,温度会逐渐减弱。在降雨也相对适宜下,没有特别明显的天气问题,所以总体我们对今年美豆生长并不是特别担忧。
从驱动到拖累,美豆需求格局转换
6月下旬以后美豆的需求表现开始转差,对行情来说,已经从利多驱动转换成了利空拖累,短期偏悲观。
出口方面,从6月中旬开始美豆出口季节性下滑。从6月下旬到7月下旬,一共5周,其中4周出口销售净值为负,总减幅达到70万吨。新作的销售数据同样偏低,这个阶段销售量基本上处于最近5—6年的最低水平。主要是因为美国的新作出口贴水维持高位,目前9月合约对中国的CNF报价仍在400美分/蒲式耳附近,为历史同期最高值。
美豆出口下降快也跟巴西的销售节奏加快有关。7月中旬以后雷亚尔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巴西农户销售意愿增加,出口贴水下跌,对中国8月船期大豆CNF贴水报价普遍较美豆便宜3—5美分/蒲式耳,对国际市场的出口竞争显现优势。所以根据7月美豆的出口情况,预计8月WASDE美豆旧作的出口预估可能会有小幅下调空间,暂把2021/2022年度美豆出口预计降至21.5亿蒲式耳,比7月小幅下调了0.2亿蒲式耳。
美豆的国内需求同样走弱,一方面是季节性压榨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美豆的国内榨利下跌非常快。在大豆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豆油价格持续大幅走弱,美豆榨利已经从前期3.5—4美元/蒲式耳下降到了2—2.5美元/蒲式耳,榨利收窄。从压榨数据来看,去年9月到今年6月底,2021/2022年美豆一共压榨了17.38亿蒲式耳,为历史同期最大压榨量。按7月报告22.05亿蒲式耳的压榨预估来看,部分旧作压榨留在新年度完成,7—8月需完成3.32亿蒲左右的压榨量,持平略高于过去几年均值。
行情展望
短期美豆仍处生长期,天气“噪音”持续存在,价格会振荡偏强。但从中期来看,留给天气交易的时间窗口逐渐缩窄,美豆出现实质性减产风险下降,叠加出口和压榨需求下滑较快,新作累库预期依然较强。若后期美豆新作实现丰产,美豆期货价格将进一步下跌,带动国内豆粕期货价格重心继续下移。
但基差方面,三季度国内到港偏紧已经确定,豆粕消费存在好转预期,供需共同作用下,去库预期较强,基差维持坚挺。目前国内沿海区域10-1月豆粕基差对01合约400—500元/吨区间,中下游企业目前继续追加采购高基差的难度较大,短期可维持随用随采节奏。远月基差也存在回落风险,若美豆实现丰产,销售压力增大,或下调贴水报价,给出国内采购窗口,改变国内进口大豆供应预期,从而施压基差。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