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非洲猪瘟来袭,屠宰行业大变革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生猪养殖行业,对我国的生猪屠宰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私屠滥宰的打击和高猪价抑制农村食堂消费提高了定点屠宰比例;对屠宰行业的规范化治理关停小型屠宰场点和落后产能提高行业规模化程度;
大区制的落实和销区环保治理关停了部分销区屠宰场,提高了产区屠宰比例;大型养殖集团在屠宰端的布局对原有屠宰企业产生了重大冲击;
这些变化在河南,这一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和外调大省反应的尤为明显。
一,屠宰量创新高,猪价超预期下跌
2021年,全省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共屠宰生猪2131.1万头,同比增长125.5%,在历史上也仅略低于受疫情影响集中抛售且禁止生猪外调的2018年的2223.5万头。生猪屠宰量的提升,一是来自于产能的恢复,二是由于生猪外调比例下降,省内屠宰比例提升,三是来自于定点屠宰比例的提升。全年生猪价格下跌55.49%,成为史上最大年度跌幅。
二,产能持续提升,开工率持续分化
2018年绯闻疫情后,全省对生猪屠宰行业进行了规范化治理,小型屠宰场点除小部分升级改造保留外,其余大部分都被取缔。全省生猪屠宰企业由最多时的400余家下降至最低时的100家左右。由于大区禁运制度逐渐落实,河南作为全国最大外调省份,从调猪向调肉转变的趋势愈发明显,屠宰产能相对不足。因此最近两年省内又新增了大量屠宰企业,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生猪屠宰企业接近200家,且新增屠宰场设计产能均为15万以上,甚至相当多一部分设计产能都在百万以上。最近两年新增屠宰场的主要投资来源,一是规模养殖企业按照国家政策,新建的屠宰场,比如牧原最近两年在省内开工建设了5家屠宰企业,截止2021年底,投产3家,合计产能800万,天康、唐人神等上市公司也在省内建设了屠宰企业,一些非上市养殖企业也建设了屠宰产能。二是核心城市为了保证自身猪肉供应,在河南收购或新建的屠宰企业,比如北京首农集团,上海农发集团等。三是销区关停的屠宰企业在河南收购或新建的屠宰企业。四是一些原有屠宰企业的新建产能。五是一些社会资本的投资。虽然2021年全省屠宰量出现翻倍以上增长,但是全省屠宰行业开工率并未明显增长。与此同时,头部屠宰企业的开工率始终维持高位,而小型屠宰企业的开工率反而出现了明显下滑。不同屠宰企业的开工率出现了持续的分化。2021年省内屠宰行业三大龙头企业共屠宰生猪746万头,占全省屠宰量的比例为35%,而这三家屠宰企业截止年底共开工屠宰场8家,其中有两家是12月中旬方才开工。无论屠宰量还是开工率都与其他企业差距明显。其中牧原肉食截止年底共开工内乡牧原肉食、正阳牧原肉食、商水牧原肉食三家屠宰场,合计产能800万,全年屠宰生猪286.2万头。不考虑12月中旬方才投产、目前仍处于试生产阶段的商水牧原肉食400万产能的话,全年开工率在71.5%。大红门截至年底共开工开封大红门肉食、驻马店大红门肉食两家屠宰场,合计产能400万,全年开工率71%。双汇截至年底共开工漯河双汇食品、郑州双汇食品、济源双汇食品三家屠宰场,合计产能650万,全年屠宰生猪175.8万头。不考虑19年年中开始升级改造12月中旬方才复工的漯河双汇食品300万产能的话,全年开工率在50.23%左右。目前大红门和双汇在省内均无扩张计划,牧原目前仍有宁陵牧原肉食和滑县牧原肉食基本完工,预计近期可以投产,此外仍有多家屠宰场已经列入建设规划。牧原在省内的屠宰产能将很快超过大红门和双汇之和,但是决定利润的还是开工率。目前12月中旬开工的商水牧原肉食开工率提升并不顺利,对牧原销售能力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而经过一年多改造的漯河双汇食品,在12月中旬复工后,开工率同样持续低迷。
四,生存空间缩小,小屠企何去何从
如果说龙头企业考虑的是扩张问题,那么大量的小型屠宰企业考虑的就是生存问题了。
大部分小型屠宰企业没有自营业务(也就是屠宰企业并不收购生猪屠宰后卖肉),收入完全来源于代宰费用(也就是肉贩子自己收购生猪送至屠宰场,屠宰场代为屠宰后肉贩子再拉走卖肉)。在屠宰场代宰的目的并非因为屠宰场技术更好,宰出来的肉更好,纯粹是因为在定点屠宰场才能拿到检疫票。很多肉贩子都是只在屠宰场代宰1-2头,拿到检疫票,然后自己在家私宰十几头混在一起卖,把有检疫章的挂在外面肉架子上,自己私宰的藏在屋里,这样有检查的也能蒙混过去。很多小屠宰企业明知道这种情况为了维持收入也只能装作不知道。河南目前一头猪的代宰费为50-100元不等,而即使不考虑折旧,每天仅烧热水电费和最低运转人工费用都需要上2000元以上,也就是至少每天要代宰20头才能维持现金成本,而很多小型屠宰企业有些时候连这个量都没有。完全是亏损经营。但是这些小型屠宰企业毕竟是县城和农村供应的主力,农村的私宰很难被彻底清理,大型屠宰企业向农村供肉加上运费的话会大幅度增加成本,面对当地私宰肉毫无竞争力。也许未来几年省内将有大量的小型屠宰企业倒闭,如何保障农村肉食品消费安全将成为地方政府的选择题。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